为深入推行人才强教策略,努力塑造温州教育高地,打响好学温州优教强城和来温州创将来品牌,经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赞同,温州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面向全国及海外出色高校毕业生公开选聘事业编制教师18名,现或有关事情通知如下。
1、选聘职位
选聘职位详见《公开选聘2025年出色教育人才职位大全》。
2、选聘对象
毕业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5年7月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毕业时间为2025年7月底前的博士研究生,且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与本通知其他需要。
1.全国普通高校和海外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
2.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
3.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
4.浙江内普通高校师范类实验班本科毕业生。
5.普通高校师范类本科出色毕业生。
6.在校期间荣获国家级奖学金或校级及以上出色毕业生荣誉的本科毕业生;或荣获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级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
3、选聘条件
1.具备中国国籍,政治素质好,拥护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具备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素养、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拼搏奉献精神,身心健康。
3.本科生需要1995年1月1日将来出生,硕士研究生需要1990年1月1日将来出生,博士研究生需要1985年1月1日将来出生。
4.符合职位需要的学历、学位、专业等需要,专业审察认定参考《2025年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参考目录》。目录中未列入的专业或各高校新设专业,与海外高校专业,如与职位需要的专业相近、一样的,由考试报名职员提供相应的学习课程及培养目的等佐证资料,证明确实相近、一样的,本着宜宽不适合窄、有益于人才选拔的原则进行审察认定。具备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大学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符合选聘职位需要的,均视为符合专业需要。曾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试报名相应学科教师和竞赛教练职位,专业不限。
5.持有符合选聘职位需要的教师资格证书,其中师范类本科毕业生,须在2025年中秋节前获得;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须在2026年中秋节前获得。
6.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报名:
现役军人、普通高校在读的非2025年应届毕业生。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员。
因相应考试违规违纪行为被各级人事考试机构处罚且尚在禁考期内的。
遭到诫勉、组织处置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用的。
涉嫌违纪违法正在同意审察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涉嫌违法犯罪且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被依法认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中规定的回避关系的。
存在教育系统从业禁止情形的。
法律、政策规定不能聘用为事业单位员工的其他情形。
4、选聘程序及方法
根据公开、平等、角逐、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报名、现场确认、资格审察、择优选聘的方法进行。
发布通知
选聘通知在温州教育人才网、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网站,与温州教育发布公众号等平台发布。
在线报名和资格初审
时间:2025年3月14日8:30至3月22日12:00
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温州教育人才网进行在线报名,并按需要填报信息,提交报名表、简历和视频、学历学位证书、师范生证明、综合考评排名证明等。在线报名期间,用人单位可通过查询简历、电话、现场或视频等方法和考生进行交流,知道考生具体状况,并进行资格初审。为确保充分的交流交流时间,建议考生尽快进行在线报名。每位考生限报一个职位,在线报名期间可更改考试报名职位、补充材料,逾期不再受理报名,不可更改考试报名职位。
现场确认
时间:2025年3月22日9:0014:00
地址:浙江师范大学启明篮球场
已完成在线报名的考生须携带报名表、个人简历、空白就业协议书、师范生证明、综合考评证明,与其他能证明符合报名要求的有关材料到现场进行报名确认,仅在线报名而未到现场确认的按自动舍弃报名条件处置。开考比率一般为1:3,其中学科竞赛教练职位开考比率可视情调整为1:2,不足上述比率的,将核减或取消相应职位计划数,具体开考职位和取消的职位数状况,将在温州教育人才网上公布。
初试
初试通过面试等方法进行,主要评估考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位匹配度。初试时间为2025年3月22日14:00前,具体时间、地址由各用人单位确定公告。初试成绩满分100分,合格分数线为75分,低于合格分数线的不予入围考核。依据考生的初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职位计划数1:3确定考核对象,其中若最后一名同分,则一并列为考核对象,若不足规定比率的,初试合格职员全部进入考核。
考核
时间:2025年3月23日
地址:浙江师范大学
考核方法包含面试和模拟课堂教学考核,具体时间、地址、方法等以考核现场或网上公布为准,不按时参加考核的,视为自动舍弃。考核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75分,考核不合格的,不再进入后续环节。初试成绩不计入考核成绩。依据考核成绩从高到低按职位计划数1:1确定拟聘用对象。如遇考核成绩同分的,进行加试,加试时间、形式另行公告。
择岗
考试报名职位是一个用人单位的,相应的用人单位即拟聘用单位,不需要择岗。考试报名职位是多个用人单位的,由拟聘用对象按考核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依次选择用人单位,如考核成绩相同,按抽签结果决定择岗顺序。现场择岗时间、地址等需要另行公告,不按规定参加择岗的,视为舍弃。因考生舍弃择岗而空缺的职位,由用人单位决定是不是递补,如需递补,从符合需要的考生中按总成绩从高到低递补。
签订就业协议
用人单位和拟聘用对象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签订时间、地址另行公告。未按规定签订就业协议的,视为自动舍弃拟聘用资格。因舍弃而空缺的职位,由用人单位决定是不是递补,如需递补,在签约次日24时前从本职位考核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签订就业协议书后违约的,须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包含但不限于记入个人诚信档案等。
出色考生调剂
在拟聘用对象签订协议书后,用人单位尚有职位空缺的,对考核成绩高于80分、符合空缺职位条件需要且未被确定为拟聘用对象的考生,经用人单位和考生双向选择,经市教育局和市人力社保局审核赞同后,可确定为拟聘用对象,签订就业协议书。若空缺职位同时存在可递补和可调剂的对象的,由用人单位综合比选择优确定聘用对象。
体检
签订就业协议的拟聘用对象要按规定时间、地址和需要,携带身份证参加体检,体检成本自理。体检根据《关于修订及有关内容的公告》实行。入围职员不按规定时间、地址参加体检的,视作舍弃体检。体检不合格或舍弃体检的,不能聘用。
考察
用人单位成立考察组,依据公务员录用考察有关规定需要,对体检合格的拟聘用职员进行考察,考察内容主要为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状况等。因触犯刑法让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的,因触犯刑法让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定罪不起诉决定的,因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第四十条第项、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项、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规定被行政处罚的,与存在其他从业禁止情形和不符合录用考察有关规定的,考察不予通过。考察时间预计为2025年7月份。
公示
考察合格的拟聘用对象,在温州教育人才网和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的有关问题经查实确定不符合聘用条件的,不予聘用;对反映的有关问题一时很难查实的,将暂缓聘用,待核实后再决定是不是聘用。
办理聘用手续
拟聘用对象通过公示后要按需要办理聘用手续,本人舍弃聘用资格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聘用手续的,取消其聘用资格。拟聘用对象未能在2025年中秋节前,提供考试报名职位所需的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材料的,解除就业协议,取消聘用资格。需要2026年中秋节前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职位聘用职员,未能按需要获得的,解除聘用合同或不予续聘。
5、其他事情
符合温州《关于大力推行瓯越英才计划高水平建设浙南要紧人才中心和革新高地的40条建议》等有关人才政策的,按规定享受人才奖励等待遇。
温州艺术学校系完全中学,学校可依据实质在高中部或初中部统筹安排教师,考试报名即视为自愿服从学校统筹管理,聘用职员不服从安排的,解除聘用合同或不予续聘。
资格审察贯彻招聘全过程,考生应付自己所填报的信息、提供的资料和承诺的事情负责,对存在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提供不真实信息,以不正当方法获得考试报名资格,与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等违反招聘纪律行为的,取消聘用资格。对已聘职员,一经查实,立即解除聘用合同。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置。
体检、考察、公示及后续环节不通过,或考生主动舍弃等缘由出现职位空缺的,不再递补。
招聘过程将严格规范程序,坚持公开、公平、角逐、择优的原则,自觉同意社会监督,不向面试对象收取任何成本。
温州教育人才网、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是发布招录有关信息的主途径,请所有考生准时关注。
考生对本通知规定有异议的,请在通知发布后3日内向温州教育局提出书面建议,逾期不再受理。
咨询和投诉电话
咨询电话:温州教育局人事处,057788639160,在线报名技术支持,057788286875。
监督举报电话:温州纪委市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057788636301。
本通知由温州教育局负责讲解。
点击查询>>>
1.公开选聘2025年出色教育人才职位大全
2.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3.2025年浙江公务员招考专业参考目录
4.温州教育局公开选聘报名表
5.个人简历和视频制作格式需要
6.综合考评排名证明模板
温州教育局
2025年3月12日
原标题:温州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公开选聘2025年出色教育人才通知(浙江师范大学专场)
原文链接:http://www.wzhrss.gov.cn/art/2025/3/12/art_1330496_58925316.html